2025年8月17日,罗婺彝族民歌培训班在云南武定狮子山华兴苑欢庆闰六月火把节,华兴苑里歌舞升平,一派和谐、祥和的喜庆景象。
闫六月不足奇,羊汤锅不足美、不足贵。贵而美的是,为了共同的家国情怀、民族文化的笃定而相拥一堂,共言梦想。其动机是那么朴实,那么的简单。然而他们的精神世界又是那么丰富。有的仅仅为了几个知己见见面,喝一杯相互问候的酒、祝福的酒;有些为了唱一首思念的古歌,或探讨某个问题,仅仅而已。
人们的眼神中不带有色彩的分别,不论男女、年龄、职业、不论学历高低都一样受到大家的尊重,无贵贱高低之分。大家彼此信任,互相关爱。眼里饱含着友善、友爱,整个活动轻松愉快自在。在利益至上、道德伦丧、信任崩盘的今天,居然还有这么一批不为名利,只为守护传统文化且笃志前行之人,是何等的宝贵!
七月流火,狮山秋风渐凉,却丝毫不影响活动。整整一天,人们不知疲倦,歌声、笑声此起彼伏,彝民“相声”让你捧腹大笑;三跺脚、八脚穿花有模有样。一招一式尽显彝人奔放豪迈的风骨;老姐妹们五彩斑斓的衣裙映红了华兴苑;银饰随肢体的腾挪中发出悦耳之声,犹如玉树临风。老夫聊发少年狂,不知老将至。忘记年龄、忘记一切烦恼,此情此境,我领悟到禅诗:若无心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真谛。今朝有酒有朝醉,活在当下,活出自己,活在本心。
高潮总是在饭局上,歌声一浪高过一浪,男声高亢激昂,女声婉转动听。皱纹笑成花,岁月酿成酒,歌声醉在酒里头。值得一提的是,彝族的家宴、饭局和其他饭局有所不同,兄妹同桌,父子干杯,叔侄谈笑,醉而不逾矩。敬酒先敬长辈,长幼有序, 恰与《礼记》“在野序齿,在朝序爵”相符。说明彝族是尊儒敬贤、尊老爱幼、知礼仪的民族,同时也是非常尊重妇女的民族,彝族妇女勤劳善良,勤俭持家,是人母中仪范,她们地位很高,无论什么场所都得应有尊重,一切不尊重妇女的言行都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彝族的饭桌,拼的酒量,亮的是歌喉,敬重的是酒德、酒品、格局;崇尚的是知识。一切不学无术、无德、无品之人,绝没有他们的市场。
这里没有追名逐利的客,只有脱俗潇洒的歌者、饮者。春有鸟鸣、夏有雷鸣、秋有虫鸣、冬有风鸣,而彝族歌四季嘹亮,世代传唱!
不赋过多的含义,不带过多的目的,只为自己钟爱的彝族文化。兴致而来、兴尽而归。
(李绍德、张朝亮,武定县彝族文化研究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