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8日到12月22日,凉山州文化局非遗科、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组织部分非遗专家和凉山日报社、凉山电视台、美姑县广电局等媒体组成非遗工作调研组,对美姑县国家级三个非遗项目彝族尼木措毕祭祖仪式、彝族毕摩绘画,彝族毕摩音乐等进行实地调研,取得圆满成功。
调研组首先在县毕摩文化展览室参观了毕摩绘画班学员实际操作绘画。看到年轻的学员毕摩们一张张古朴生动、独具特色的毕摩绘画,大家都感到很兴奋,很满意。州非遗中心主任晓夫说,毕摩绘画富有特色,内涵极其丰富,充满神奇的魅力,是彝族毕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争取到国家项目很不容易。他要求非遗有关部门,一定要坚持不懈的把培训传承工作抓住,抓出成效,做到非遗项目后继有人。
仪式主人吉克拉古兄弟及家人合影
迎接亲家到来
姻亲赶来祭祖牺牲
祭祖转棚
祭祖祈福仪式
祭祖祈祖神座图
祭祀猪卜仪式中的祭品
祭祖猪卜仪式中毕摩要用到的经籍
随后,走过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调研组到洛莫拉依达乡,在这里安营扎寨,对洛莫依达村吉克拉古家邀请毕摩曲比尔日为其父母举行的尼木措毕祭奠仪式进行观摩调研,并进行了为期五天五夜的拍摄录音等工作。
仪式主人在毕摩的指导下编织嗣神草偶
争先恐后的接福纳粉仪式
接纳嗣粉仪式
经历了招魂制灵、祖灵除污仪式、棚内宴灵仪式、祖灵除秽仪式、祖灵卸孽仪式、换灵仪式、祈嗣求育仪式、祛除洁灵仪式、制刹祖妣亡灵仪式、宴祭洁灵仪式、祭祖猪卜仪式、祭祖祈福仪式、送灵路仪式、遣返咒语偿还孽债仪式等一系仪式后的灵筒被包裹一新接受最后的祈祷。
扛着祈嗣松急急回家的仪式主人
调研组成员在寒冷的冬天不怕苦不怕累,几天几夜吃不上一顿蔬菜,但都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根据各自不同的工作分工,马不停蹄,连续作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收获了大量的第一手非遗材料。在这次工作中,游小军即是摄影,又是摄像,忙碌的总是满头大汗,常常忘记吃饭。马海五牛是调研组唯一的女子,她巾帼不让须眉,一定要等到晚上仪式结束才睡觉。汽车司机几天几夜都睡在车子里,也不吭一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