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毕摩文化“秘境”美姑的毕摩影像记录
美姑地处凉山腹心地带,彝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8%以上,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县,也是彝族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独特的地区。美姑的彝族传统特色最浓烈、彝族传统文化保留最丰富、彝族古籍保存最完整、内容最广泛、品种最齐全,版本多种多样,是彝文古籍珍本的重点分布区。
作为“依诺”文化的中心,美姑古老而神秘。域内,有神秘奇特的彝族克智、毕摩音乐、彝族尼木措比祭祀;还有造型古朴、图文奇异的毕摩雕刻、毕摩绘画、剪纸、草扎、泥塑等,民俗文化风情浓郁,似五彩斑斓的万花筒。
美姑县民风淳朴,传统宗教氛围浓烈,拥有凉山地区最著名、水平最高的毕摩和最广泛的传播彝族文化的群众基础。美姑毕摩人数为凉山之冠,故有“绍诺(龙头山脉)毕摩源头”之说。因而,美姑县素有“美女之乡”、“摔跤之乡”、“毕摩文化之乡”的美誉。
作为彝族毕摩文化腹心地,美姑的毕摩仪式保留最为完整,毕摩文献版本繁多、保存完好、内容齐全。全县有大小毕摩6000余人,经书种类繁多,囊括天文、历史、地理、哲学、教育、医疗、音乐、美术等。各类仪式活动达268种,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2014年11月17日至18日,“中国·美姑首届毕摩文化节”在美姑县举行。彝族毕摩文化节的举办具有划时代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既要充分利用彝族毕摩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彝族毕摩文化品牌,又可立足民族特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让沉睡千年的古老文化大放光彩。
毕摩文化的形成,是“兴祭奠、造文字、立典章、设律科、文化初开、礼仪始备”的总和,是彝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彝族学者巴莫阿依是这样给毕摩文化下的定义:“毕摩文化由毕摩们所创造和传承,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以神鬼信仰与巫术祭仪为核心,同时涉及包容了彝族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教育伦理、天文历法、文学艺术、风俗礼制、医药卫生等丰富内容的一种特殊的宗教文化”。“研究彝族毕摩文化是研究彝族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没有这把钥匙就难以开启彝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彩斑斓的世界”。
从古至今,彝族群众视毕摩为“智者”和“知识最丰富”的人,彝族素有“毕摩源头在美姑黄茅埂”之说。美姑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毕摩文化节,第四届国际韦德官方网址会和首届“诗意美姑”国际笔会。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毕摩文化之乡”。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石屏彝族祭大龙
- 2 彝族土主崇拜中心何在
- 3 彝族毕摩及毕摩文化
- 4 彝族“祭祖大典”――“耐姆”祭祀...
- 5 弥勒彝族阿细祭火仪式
- 6 “招亡”与“祭羊”
- 7 福长村的“大王操兵节”
- 8 黑虎之灵――彝族的虎图腾
- 9 六盘水彝人祭山神 祈求风调雨顺
- 10 毕摩送祖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