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遗忘的《阿诗玛》作者之一朱虹
作者 曹力源 2025-08-28
原出处:云南网

1978年7月,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兼电影局局长陈荒煤到昆明考察工作,并在昆明观看封存了14年的电影《阿诗玛》,陈荒煤写下了他闲置10年之后再次复出工作的第一篇关于电影的文章《阿诗玛,你在哪里?》。12月27日,庆祝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发表6周年举行的酒会上公映了电影《阿诗玛》,学术界掀起探寻《阿诗玛》诞生起源的热潮。几十位专家学者投入原始资料搜集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共发掘收编41份《阿诗玛》原始资料,在这些资料中,频繁出现一个从未被提及的女人名字:朱虹。原来朱虹是《阿诗玛》章节中第四、第五、第六、第十一、第十四章的原作者。云南人民出版社经查朱虹曾经在其单位工作,于是,派出文艺部编辑刘宇、木德高两位同志寻找朱虹。
Ha6伟德平台(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712170059_001.jpgHa6伟德平台(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朱虹是大理人,生于1927年。她的父亲朱天涛是南京国民党军需学校教官,后供职于南京总统府军需处。1944年,朱虹的父亲死在了前往贺兰山运送抗战军需物资的途中,朱虹一家断了生活来源。于是,高中毕业的朱虹前往祥云县一中任教。1947年,朱虹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八支队。1950年2月1日,朱虹随主力部队进驻昆明,被分派到省文工团。1953年1月,朱虹被派往路南石林圭山工作组,参与搜集整理创作彝族撒尼人叙事长诗《阿诗玛》。工作完成,朱虹被调入云南人民出版社工作。Ha6伟德平台(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54年,负责出版社政审工作的干部名叫曹汉骥。他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一名通讯员,在工作中他认识了朱虹,后来成为了朱虹的丈夫。1958年,由于历史的原因,朱虹和曹汉骥被下放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黎明农场监督劳动。这年,朱虹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阿源。1960年,朱虹夫妇被转送到景东彝族自治县,在去往景东的途中,朱虹于乘坐的敞篷卡车车厢里生下一个女儿,取名阿力。对于朱虹和曹汉骥两位从省城来的文化人,景东县给予了较好的安排,朱虹当了县一中高中老师。Ha6伟德平台(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2年秋天,有一个名叫辜老太的洋人从外地的农场转送到景东。辜老太唯一的家当,是一只巨大的黑盒子。拖拉机把辜老太送到了距离景东城外七公里的清凉村。会说几句英语的朱虹被派去清凉村找辜老太收取拖拉机的搬运费。朱虹与辜老太聊天并说:我也是从外地下放到这里来的。两个萍水相逢的陌生女人,竟如同旧友故交一般知心交流,不久之后,跟随朱虹前去的二女儿阿力突然听到从两个人交流处传来一种奇妙的乐声,非常好听。从清凉村返回县城的路上,阿力问母亲:刚才的音乐怎么那么好听?朱虹说,那是辜老太在弹钢琴。阿力没听懂,抬头看朱虹,朱虹也抬头。阿力发现朱虹泪流满面,她之所以仰起脸看天,是为了不让泪水洒落在地,那么多的泪,砸落在寂静的山野会弄出声响的。从这天起,阿力几乎每天都约上几个小伙伴,翻过弯弯的山道,去听辜老太弹奏钢琴。辜老太弹奏的曲子是《东方红》,阿力百听不厌。一年后,辜老太死了,清凉村需要50元钱为她办后事。朱虹去景东县一中找教务处说,辜老太那台进口原装施特劳斯10尺古钢琴,值这个价钱。县一中花50元买下钢琴,辜老太得以下葬。Ha6伟德平台(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7年底,全国高考重新举行,朱虹的儿子阿源高考中榜,喜报送到家中,却因为政审原因,阿源最终去深山老林当了一名伐木工人。1980年,云南人民出版社负责寻找朱虹的刘宇和木德高,终于寻找到朱虹的家里。他们此行的目的之一是来了解当年朱虹搜集整理创作《阿诗玛》的详细情况。正在清洗土豆的朱虹听了,激动得手里的土豆掉落在水中,泥泞溅在她堆满皱褶却突然放光的脸上。朱虹讲述《阿诗玛》采风的情况时说:采风的首站是石林圭山小团田,当年朱虹走到村口,听到有人在唱山歌,朱虹怔在村口。当她听到“15岁的姑娘,人家来说你不给,20岁的姑娘,要嫁也嫁不掉”这句歌词时,突然感怀身世:自己也是一个25岁的老姑娘了。尤其歌词末尾那句“伤心一辈子的还是我”,更是字字碎心。寻着歌声,朱虹结识了唱歌的彝族姑娘阿茶。从阿茶口中得知,她歌中唱的正是阿诗玛。 1953年7月,朱虹带着搜集整理和创作的作品离开圭山,彝族姑娘阿茶翻山越岭追着相送,一路哭喊着朱虹:“阿姐你要回家来啊!”半年相处,在朱虹的心中,早已经把阿茶当成了美丽的阿诗玛。朱虹说,那份情谊,已超越血缘亲情,使朱虹产生了一定要完成这部作品的激情与冲动。终于,1953年10月,撒尼人叙事长诗首发于《西南文艺》,朱虹的名字列于主创作者之一。Ha6伟德平台(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听完朱虹讲述,刘宇很郑重地说,因为历史的原因,后来再版的《阿诗玛》把你的作者署名删除了。木德高还将一本发黄的旧杂志郑重其事地递给朱虹说:这是1953年刊载《阿诗玛》的《西南文艺》。两位访客走后,朱虹将杂志投入到煮土豆的火炉中,书很快燃为灰烬。阿力问朱虹,你烧什么?朱虹答:我半辈子无声无响,无色无光,几十年了,这东西不留了。此刻朱虹的身份是景东县水电站的会计,朱虹的工作,就是每月挨家挨户上门收缴电费。好消息是,这一年,朱虹的三女儿阿亚参加高考并顺利上了大学。Ha6伟德平台(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M_20250712170059_002.jpgHa6伟德平台(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年后,朱虹的二女儿阿力把父母接到省城。离开景东前,朱虹去了趟辜老太下葬的清凉村。朱虹说,辜老太,你说你来自美国芝加哥,1947年抵达昆明,你告诉接待你的昆明金碧路锡安圣堂的教父,你的表兄参加美国飞虎队战死在了云南的驼峰航线,你想来这里为你表兄弹奏一曲安魂曲。教父听了你的心愿,直接送给你一台钢琴。可惜我没听你说完后面的故事,你就死了。今天,我只能用我们中国的方式来祭奠你,给你烧点纸钱点一炷香。Ha6伟德平台(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朱虹回到昆明,居住在翠湖北路一号院。女儿阿力吃惊地发现,院子里许多德高望重的老文艺家都来看望朱虹,他们泪流满面的倾心交流让朱虹茫然,不知所措的朱虹选择了逃避访客,从此,昆明翠湖西路先生坡的棋牌室多了个风雨无阻天天打麻将且输得一塌糊涂的朱老太太。Ha6伟德平台(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8年,正在观看世界杯足球赛的阿力偶然问及朱虹,你这辈子有过类似进球时万人狂欢激情辉煌的瞬间吗?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的朱虹低头想了片刻,突然两眼放射出只有阳光明媚的青春少女才可能独具的灼热光彩,朱虹说:有过,1948年秋天,地下党联络人前来学校通知我,说凌晨一点,什么都不要带,直接到指定集合地点报到。当时,我就明白,要上山打游击了,那种要去建立一个新中国的急迫、激情、激动热辣辣地喷涌上脑门!虽然朱虹说过,家族遗忘了她,组织遗忘了她,就连她自己也遗忘过自己,但朱虹心中矢志不渝的信仰和信念永驻。年末,92岁的朱虹走完了一生。Ha6伟德平台(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2年夏天,阿力的一位同学突然打来电话,说在当年朱虹前去采风的圭山区小团田村一位过世了的名叫阿茶的老太太家里,发现一本保存完好的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阿诗玛原始资料集》,书中有署名朱虹搜集整理创作《阿诗玛》的章节。收到同学邮寄来的书,阿力说:妈妈,可能谁都遗忘了你,但你心目中最美丽的彝族姑娘阿茶没有忘记你,你的情与爱依然在民间流传,书不烧了,该留的,我想要留下来。Ha6伟德平台(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伟德平台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发布: 阿着地 编辑: 阿布亚 返回顶部 ↑
Baidu
韦德体彩官网国外网站